婚后老公出轨,离婚时财产分割以双方协商为主,协商不成由法院根据财产状况、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出轨行为若构成法定过错(如重婚或同居),无过错方可主张赔偿,但一般出轨对财产分割的影响有限,法院可能酌情倾斜。
协商优先:夫妻可先自行协商财产分割方案,双方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。若出轨方存在转移、隐匿财产等行为,协议时应充分核查共同财产范围,确保公平性。
法院判决原则:若协商失败,法院依据《民法典》第1087条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的原则分割共同财产。例如,若女方因照顾家庭付出较多,可能获得更高比例;出轨若未达到法定过错程度(如偶发私通),财产仍可能均分,但法院可基于公序良俗适当调整。
法定过错与赔偿:若出轨构成“重婚”或“与他人同居”(长期稳定同居关系),无过错方可依据《民法典》第1091条主张损害赔偿,包括物质和精神赔偿。例如,男方与第三者长期同居,女方提供租房合同、证人证言等证据后,可获赔偿。
证据的关键作用:合法收集的出轨证据(如聊天记录、保证书、照片)可证明过错,影响分割比例。例如,男方书写的悔过书可直接作为证据,但偷拍视频需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取得(如在公共场所拍摄)。
财产类型区分:个人财产(如婚前房产)不参与分割,共同财产(婚后收入、投资)按上述原则分配。若男方用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,女方可通过诉讼追回。
恶意行为后果:若出轨方转移、挥霍共同财产(如给第三者大额转账),法院可判决其少分或不分。例如,男方在离婚前将存款转至他人账户,女方举证后可能获得该部分财产的更高比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