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内出轨并不必然导致一方净身出户。以下是相关法律和实际情况的分析:
1. 法律未明确规定净身出户
我国法律并未规定婚内出轨就必须净身出户。离婚时,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遵循平等、公平原则,会综合考虑双方的贡献、过错等因素。
即使一方有出轨行为,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,但不会完全剥夺过错方的财产分割权利。
2. 出轨行为的法律影响
出轨行为只有在达到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严重程度时,才可能被视为法定过错。此时,法院在财产分割时会倾向于无过错方,但多分比例通常在10%-30%左右,而非全部财产。
单纯的出轨行为对财产分割的影响较小,除非双方有明确的财产分割约定。
3. 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
夫妻之间签订的“净身出户”承诺书或忠诚协议,本质上属于道德义务的约定,法律并不赋予其强制执行力。即使一方违反协议,法院也不会直接依据协议判决财产分割。
4. 财产分割的其他因素
财产分割还需考虑双方收入、财产来源、对家庭的贡献以及子女抚养等因素,不能仅因出轨行为就判定一方净身出户。
5. 赔偿的可能性
如果出轨行为符合法定过错情形(如重婚或与他人同居),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,但赔偿数额需根据具体情况由法院判定。
总结:婚内出轨不会直接导致净身出户,财产分割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。如果有相关法律问题,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进一步搜索离婚财产分割和忠诚协议。